返回

年代1979:带着老婆孩子吃肉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53章 公平公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京城站的北面有座大楼,京城邮件运转大楼,王哥和陈哥两人的工作地点便在这里。

    李向东骑着自行车停在大门口,门后面转运的是整个京城的信件和邮递的包裹,所以这里的门卫可不是老头,两名门卫全是精壮的汉子,而且值班室里还有电话。

    他们得知李向东的来意,一个坚守岗位,一个小跑着进里面喊人。

    打电话是不可能打的,又不是遇到什么紧急突发事件,这种艰苦朴素,宁愿费自己的腿和鞋,也不享受公家便利的做派,一看就是从部队上刚下来的。

    “东子。”

    出来的是陈哥,他知道李向东的来意,单刀直入没有废话。

    “看来你还真挺稀罕那个猴票的,老王在巡逻,我现在带你去找人。”

    “麻烦您了陈哥。”

    “不费事。”

    在邮件运转大楼工作,按理说是没有办法接触到猴票的,但人情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关系套关系。

    一般情况下只要是一个单位的,即便双方不认识,只要有人来托请,对方都会给面子照拂一二。

    李向东在陈哥的带领下,递出去的三盒大前门,换回来十一张整版的猴票。

    加上家里的两张,一共十三张,虽然不是双数,但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分。

    李晓海六张,李小竹七张,这可不是他偏心,他是按照老李家小辈孩子们的排行来分的,绝对的公平公正。

    以后李晓海长大了也说不出来什么,谁让他早出生两年来着,这事还真怪不着他。

    “陈哥,下班你和王哥记得去我家吃年夜饭,家里准备着呢,包了不少饺子。”

    人帮了这么大一个忙,李向东自然要讲礼数,不过坐在自行车后面的陈哥却直接开口拒绝。

    “不用了东子,今年我俩没回老家过年就是要在单位里值班,时间紧,任务重,我们俩就不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等晚饭的点,我过来给你和王哥送饺子,过年不能不吃饺子。”

    “可别麻烦,我们单位的食堂也是饺子,猪肉大葱的,我都去后厨打听好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推让间,自行车再次停在了京城邮件运转大楼的门口。

    “饭也不吃,饺子也不要,那这两根香肠必须得收下,晚上加完班,您和我王哥回宿舍下酒。”

    李向东说着把挂在车把上的香肠递了过去,这次陈哥没有再开口拒绝,可一可二不可三,哥们间相处有时候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“得,香肠我收了,东子,你快回吧,时间不早了,回家也帮着忙活忙活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回,陈哥,给您拜个早年,新年好,最后再麻烦您一件事,替我给王哥带个新年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新年好,老王的我一定给你带到。”

    两人站在大门口闲聊两句,李向东看着陈哥拎着香肠转身走进大门里面,他用力一踩脚下的车镫子,快速往家赶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...

    “哎呦喂!你怎么买这么多?”

    正在包饺子的李母,看到自家男人从怀里掏出三整版的猴票后,又从兜里掏出十张单张的,她心疼坏了!

    “东子让我们去买这个猴票,不是你拍板答应的吗?”

    李父本就有种买后后悔的感觉,现在让李母一唠叨,直接反顶回去一句。

    “我让你们去买,也没有让你买这么多啊?”

    大过年的,还有蛐蛐孙在,李母不好追着李父不撒手,她转头看向刚刚进屋的李大哥。

    “老大,你买了多少?”

    李大哥挠头笑笑,“出门前我看见弟妹给了晓江六块四,我寻思着是挺贵的,就跟着只买了一整张。”

    另一头刚把手里的猴票递给李二嫂,并且从李二嫂手里接过一块糖的李晓江,看向李母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李母掐着指头算了算,没算明白。

    “晓江,你给奶奶算一下,咱们家现在有多少张邮票?”

    “五百七十张。”

    李母得知这个数字,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。

    这要是没有像小儿子说的那般会涨价,以后家里急用钱了,可以出手卖出去,她得写多少信才能用的完啊!

    嗯,在正房干活的李母不知道,李向东刚刚带着八百八十张猴票回家...

    李向东在院子里听了两嘴,他很识趣的没有去正房,而是拿着猴票走进了自家屋里。

    他记得猴票的发行数量好像是四五百万张,具体多少他不知道。

    但他知道这个数字在邮票的发行历史里不算多,可这个数字真的不少了。

    后世猴票之所以价格高,存世数量少,那是因为早期邮市圈子不大,收藏的人数不多,再加上目前邮票的保存条件差,在各种这样或是那样的自然损耗和人为损耗下造成的。

    不过,李向东也不想再去做过多的解释,该说的他都已经说的很清楚。

    他打算通过猴票来扭转下

第653章 公平公正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